close

提到美國的人權發展,
就一定不能不提到這馬丁路德博士!
因為馬丁路德的努力奉獻,
使得在美國的有色人種地位能夠獲得提昇,
不過最後卻是遭受槍襲死亡,
讓他的一生以一個大驚嘆號劃下了結尾。

先來簡介一下馬丁路德的生平,

1929年1月生於亞特蘭大,

後來是位神職人員,
1964年在率領群眾抗爭運動時,
遭受到刺客槍殺,
年僅39歲。
也在同年得到諾貝爾和平獎,
後來為了紀念馬丁路德,
在一月的第三個禮拜一訂為馬丁路德紀念日。
(我有一次去美國出差就莫名其妙的賺了一天假,
 不過後來還是去客人公司加班!)



從館內展示的許多資料,
不難想像當時的時空背景,
有白人專用的候車間,
或是直接的標語貶低有色的人種,
連公車的前排座位都只有白人可以享用,
黑人就滾到後面去吧!




同時他也發起了一些社會運動,
利用這些運動來喚起大家對有色人種的人權重視。
像是羅莎公車事件,
當初一位名為羅莎的婦人在公車上拒絕讓位給白人,
被以藐視公共汽車上種族隔離法令逮捕,
後來就發起了拒乘運動,
不讓公車公司可以賺錢,
經過了一年的努力,
由聯邦法院裁決當初的種族隔離法令是違憲的,
結束了380多天的拒乘運動。



另外一個是入座運動,
起因是有位黑人大學生到連鎖酒吧去消費,
但是店家卻因為他是黑人不賣給他,
後來便發起了入座運動。
進入拒絕為黑人服務的地方,
有禮貌的提出要求,
得不到服務就不離開,
後來很多人因此被逮捕入獄,
不過,
馬丁早就號召大家參與把監獄塞滿的活動。



也許因為甘地是馬丁路德所效法的對象,
所以馬丁所採取的運動,
也多是非暴力的不合作運動,
傳承了甘地的精神,
而在博物館外面,
也有著一座甘地的銅像。


外面也有一座人權步道,
彷彿就像好萊塢的星光大道,
不過這裡擺的不是各個明星的手印,
而是鞋印!?



描述這個場景有以下這一段話,
不過實在是太難翻譯了.....
Every man must decide whether he will walk in the light of creative altruism or the darkness of selfishness.
This is the judgement.
Life's most persistent and urgent question is what are you doing for others.
感謝A提供的翻譯
(人人都應決定他們要走在利他的光芒下或著自私的黑暗中.
這乃是判斷力.
生命中最永恆而迫切的問題就是你為他人作了什麼.
)


馬丁路德在1963年發表了他最著名的一場演講,
題目是I have a dream(我有一個夢想)
相關全文翻譯可以點選這裡

周遭的景點包括著名的教堂、馬丁路德的墓
(應該只是衣冠塚)


還有第6消防局(Fire Sation No.6),
裡面除了保存當時的一些消防車,
還有賣一些紀念品以外,
還有一個小Tour是帶你去逛馬丁路德出生的地方。
(不過這個Tour要額外花錢!)




我雖然沒花錢,
進不去他出生的房子裡面參觀,
不過在外面看看圖片,
聽聽人家的解說也不錯。






這邊從房子的外觀,
大概就能夠猜出這是什麼階級的人住的房子。
所以以馬丁路德家的房子,
應該家境還算是小康吧!




不過話題轉回來,
對於馬丁博士的所作所為,
個人是只有佩服啦!
敢為弱勢發聲,
作為一個精神領袖,
不畏入獄的威脅,
發起一些活動。

但是看看目前現今的美國,
歐巴馬成為第一個黑人總統,
也許在某種程度上,
黑人可以跟白人在美國平起平坐,
但是黑人們自己有爭氣嘛?

黑人的政經地位在普遍看來還是比較低下,
一些勞力趨向或是層級較低的工作,
也大多是黑人在做。
而那些坐辦公室的,
也往往都是白人。

如果今天一個黑人與一個白人迎面向我搭訕,
不管用意為何,
我想我對黑人的警戒絕對會比白人來得高,
當然我在美國也遇過好的黑人,
也碰過趁機敲竹槓的。
只不過這種積習以久的刻板印象,
還有一般的社會觀感,
要改變的話也只能靠他們自我提昇吧!
不然也沒人可以幫的了他們。

交通訊息:可搭Marta到Five Points 轉公車#113
或 King Memorial [E2]轉#99。
建議自行開車較方便(有免費停車場)。
票價:Free。
可以把Zoo Atlanta跟此點排在一起,
相距不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2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