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轉貼一篇文章)

十四歲的外甥女兒回家說  :「我們班同學都覺得當卡奴沒什麼不好,可以買很多名牌,然後上電視哭一哭說不定就不用還錢了,反正大家都在幫卡奴想辦法。」聽聽,這是下一代卡奴說的話。

當各立委、民意代表、理財專家一面倒地幫卡奴出聲時,可曾想過奉公守法市井小民的心情?卡奴的負面教育還要繼續下去嗎?

筆者的月薪六萬五千元,每個月在貸款、生活費中量入為出,從來不敢欠過信用卡公司一塊錢。我們每個週末到大賣場都盡量挑特價促銷品,百貨公司沒有打折絕不敢買,工作近十年連一個名牌包包都沒有買過,我並不是沒有慾望,而是在我的能力範圍內很辛苦地克制自己。

反觀在電視新聞中泣訴的卡奴楊小姐,臉上掛著上萬元的古馳鏡框、手上拎著比我一個月薪水還高貴的LV提包,口口聲聲她活不下去、看不到明天,要求銀行寬貸、政策救命。憑什麼?我們的心中只有一句,憑什麼?  妳又願意付出什麼來得到這些救援?是獻身公益?還是義務勞動?社會幫了卡奴,卡奴們要付出什麼來換?

社會上有很多經濟弱勢者,像失業的單親父母、繳不起營養午餐錢的偏遠地區兒童,他們都得不到社會資源的妥善照顧,筆者不明白這些卡奴憑什麼在享受奢華生活以後,竟可以厚顏要求社會資源協助?當他們佔用大量媒體曝光、煩擾許多財經專家出面研商時,正是變相在消費高昂的社會成本,但  卡奴們自身又付出了什麼代價?

卡奴原本就是相對沒有責任感的一群人,如今他們在享受不屬於自己的繁華富貴以後,反過來可憐兮兮地要求銀行、政府為其善後,依然不需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未來難道不會出現更多的卡奴嗎?

我們的義務教育中對於理財、稅法等生活教育極度貧乏,很多大學生連基礎的財務知識都不具備,再加上社會風氣盡是向錢看,也難怪年輕不懂事的卡奴越來越多,一出社會就累積了完全無力償還的巨額債務。

既然卡奴風暴已經形成,國、高中學校正應該藉此機會,教導學生基本理財知識和正確的理財觀念,除了救卡奴救經濟,更重要的是提早預防下一代的小小卡奴繼續出現。

------

我個人覺得,
那些卡奴們實在是自作自受,
何必需要同情?

有人說銀行是吸血鬼,
年利息收將近20%,
錢滾錢導致一堆卡奴的出現,
所以銀行要負最大的責任。

只不過借錢管道這麼多,
一般的銀行放款利率8%,
再依照你本身提供的擔保品下去增減,
或者是純粹的信用貸款(無擔保品),
銀行可沒有拿著一把槍抵在借錢人的腦後,
逼迫你一定要跟他借錢。
不然臨時急用,
向家中親人、親朋好友先稍微周轉一下,
有借有還再借不難,
也應該不是很難的事情。
(雖然我自己也是很討厭跟人家伸手借錢的,
 不過有時候情非得已還是會做)

信用卡一直以來就只是一種支付工具,
而不是拿來借錢的工具,
用的好的話,
一來累積信用,
二來協助本身資金調度,
三來還可以從銀行手上賺到錢。
(至少我手頭上的刷卡組合,
 最少有0.87%的現金回饋率,
 最多有1.53%,
 再碰上一些特殊活動的紅利加倍,
 那就又不只這些了)
不過卡神那些招數我就不講了,
因為太費時費工。

在信用卡版,
常常看到有人再問,
哪張卡的利率比較低阿?
這種人想辦卡,
我看以後有很大的可能就會變成卡奴吧!
一開始的觀念就是錯誤的,
那以後就不堪想像了。

至少有兩種卡我不用,
一種是現金卡,
另外一種就是現在的VISA金融卡。
辦現金卡其實有點算是自己去跳火坑啦,
沒有辦可能不會想借,
辦了可能就受不了了。
至於VISA金融卡,
或者是MASTER也有發的MAESTRO,
統稱為Debit Card(簽帳卡)
基本上我覺得這張卡已經跟信用卡跟金融卡完全重疊了,
而且優惠沒有比較多。
簽帳卡跟信用卡最大的差異是,
他會及時由你的帳戶中扣款,
不像信用卡是一個月結帳一次,
等到月底在一次寄帳單,
請消費者繳錢。

差異在哪?
說起來也許不大,
差在中間這一段時間的活存利息,
(雖然很低,大概都不到0.5%)
不過算是KIMOGI的問題吧,
能給銀行少賺錢就少賺。

不過用信用卡還是要量入為出,
有多少錢?刷多少量,
因為錢從皮包拿出來交給人家的那種痛,
刷卡是感受不到的,
導致於常常超出自己所能支付的額度,
掉入循環利息的惡性循環中。
欠錢還錢是天經地義的,
不要刷了付不出來才在那唉唉叫,
那是自找苦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2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